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zkb/oa NhDGK-1调控坛紫菜丝状体成熟的分子机制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11 坛紫菜新品种在推广的过程中均会遇到“良种难育”的瓶颈,即自由丝状体不容易成熟,难以集中获得大量壳孢子,严重制约了坛紫菜良种的推广。由于二酰甘油激酶(DGK)基因在坛紫菜丝状体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抑制二酰甘油激酶的活性,发现坛紫菜孢子囊枝形成率明显降低。之后,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到了7个与NhDGK1互作的蛋白质,即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DAC、葡萄糖-6磷酸-1-差向异构酶G6P1E、伴侣蛋白DnaJ、细胞质蛋白复合物外被体蛋白亚基COP1、肌环己六氢醇脱氢酶Idh、磷酸吡哆醛合成酶PDX1-1和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这些互作蛋白广泛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囊泡运输、光合作用和转录调控等生命过程,当NhDGK1活性被抑制后,这些互作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同样受到抑制。其中,G6P1E与NhDGK1互作提高了孢子囊枝形成过程中的糖代谢水平,促进了藻体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FabG与NhDGK1互作可以促进脂肪酸的合成,提高丝状体的耐受性并促进孢子囊枝的形成;COP1介导的囊泡运输可能也调控了坛紫菜中PLC/DGK途径产生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的过程。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09 419 3158281 陶思怡,林颖辉,许凯,徐燕,纪德华,王文磊,谢潮添 大黄鱼a20基因的分子结构及表达特征分析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10 克隆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a20基因(Lca20)的编码区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Lca20在大黄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Lca20包含24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24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包含1个OTU结构域和6个ZnF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LcA20与来自其他硬骨鱼的A20亲缘关系较近;qRT-PCR显示,Lca20广泛分布于大黄鱼多个组织,在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LPS和Poly I∶C刺激可以诱导大黄鱼LCK细胞中的Lca20表达量显著增加,最大值约分别为对照组的6.20倍(12 h)与7.73倍(24 h)(P<0.01);杀香鱼假单胞菌攻毒也可以诱导大黄鱼脾脏、头肾等主要免疫组织中的Lca20表达量显著增加,其中,在攻毒后24 h,头肾中的Lca20表达量增加了7.87倍(P<0.01),提示Lca20可能在大黄鱼抵抗不同病原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20 428 6060287 姚双双,柳盈,姚翠鸾 重组大肠杆菌产融合蛋白AG的发酵优化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9 对产融合蛋白AG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rPAG进行发酵优化以提高其表达量。从筛选后的TB培养基出发,通过单因素实验对TB培养基的组分和摇瓶发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培养基组分,即酵母浸粉为24 g/L、大豆蛋白胨为12 g/L、蔗糖为8 g/L、KH2PO4为2.31 g/L、K2HPO4为 12.54 g/L。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培养条件,即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40%、菌液A(600)=0.8时加入0.3 mmol/L IPTG、30 ℃诱导发酵8 h。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后,重组大肠杆菌的A(600)值是优化前的3.58倍,融合蛋白AG相对含量是优化前的2.92倍。在30 L发酵罐进行初步放大验证,诱导发酵8 h后,融合蛋白AG相对含量最高,A(600)值最高达8.688,湿质量达到18.56 g/L。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29 438 1281108 蓝萌萌1,黄玲珑1,倪辉2,李志朋1,3,姜泽东1,3,朱艳冰1,3 基于基因表达量聚类的eQTL高效检测方法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8 提出一个二倍体生物通用的eQTL鉴定的新方法。新方法利用一些基因组区域中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将具有较高相关性(r2>0.5)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进而利用多性状联合分析模型鉴定出能同时调控多个基因表达的cis-和trans-eQTL。在对人类GTEx公共数据集进行分析时,用新方法研究了GTEx-v8数据集的6种组织,均发现了新的eQTL,使eQTL数量增加了15.3%,显著提高了eQTL的检测效力。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39 447 3994359 吴泓杉1,2,赵亚宁1,2,顾林林1,2,方铭1,2 具有环境毒素影响的时滞浮游植物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7 主要讨论具有环境毒素影响的时滞浮游植物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非负初始值,模型的解是非负且有界的。讨论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以时滞τ作为分支参数,研究Hopf分支的存在性;进一步利用规范型理论和中心流行定理,得到Hopf分支稳定性和方向等。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48 458 1994203 陈珂昕,魏春金 基于改进YOLOv5的船舶目标检测算法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6 为了解决船舶目标因宽高比较大而导致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容易丢失细节信息、提取较多无关信息,以及小型船舶在图像中区域占比较小导致检测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ShipsYOLOv5船舶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特性设计C3_DCN模块并引入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增加采样偏移量来适应船舶目标形状特点,抑制无关背景信息影响,提升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然后,引入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度量方法改进边界框损失函数,提升模型对小型船舶目标的检测性能;最后,用Seaships船舶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hipsYOLOv5算法相较于基准模型在精度、召回率和mAP@0.5上分别有1.9%、1.9%和2.3%的提升,且分别达到了98.3%、99.0%和99.1%,能满足船舶目标检测性能要求。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59 468 4182499 丘锐聪1,2,周海峰1,2,陈颖1,2,张兴杰3,黄金满4,翁卫征5 AIS与雷达数据融合算法优化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5 通过墨卡托投影和线性内插法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用来优化BP(back propagatior)神经网络;并运用全局最近邻算法进行航迹的关联,构建ISSA-BP航迹融合模型,对关联结果进行处理和输出。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新模型与卡尔曼滤波(KF)、反向传播(BP)、麻雀搜索算法-反向传播(SSA-BP)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新模型的R2比KF、BP、SSA BP分别提高了0.31、0.20、0.07,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4.75、3.19、2.1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3.45、2.19、1.26,说明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69 478 0 江余凤,曹士连 SOFC-锂电池的船用直流微网的动态稳定性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4 推进电机负载的冲击特性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和锂电池组成的电电复合船舶直流微网动态稳定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重点研究带SOFC的船舶直流微电网的大信号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采用混合势函数方法对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电源侧变换器的大信号特性进行建模,推导出双闭环控制策略下系统的大信号稳定判据和负载稳定边界。比较系统在冲击性负荷阶跃大信号运行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稳定性判据能精确计算稳定性边界,准确判别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79 487 2381285 方乙彬1,李素文1,2,俞万能1,2 柔性机械夹爪关节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3 基于鳍条效应,使用SolidWorks结构设计仿真软件设计一种柔性机械夹爪结构。使用有限元分析工具, 分析了相同爪型尺寸下指关节数对应力应变的影响, 并测试了不同气压条件下夹爪的抓取性能。研制天然橡胶关节夹爪实物,通过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的夹取性能试验,验证有限元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结构为六指关节数的天然橡胶材质的鳍形夹爪具有最佳的夹取性能。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88 494 2259908 褚若波1,瞿嘉琦1,王涛1,陈立成2,杨凯3 事件触发的一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系统的边界控制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2 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PDE)系统的事件触发边界控制问题。根据状态观测器的边界条件,设置一个指数递减的事件阈值条件,并对双曲型PDE系统进行边界控制。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建立闭环系统全局一致最终有界并指数收敛到有界区域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了触发时刻之间的最小间隔。最后通过一个数值模拟来验证理论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495 501 1147971 苏顺平,朱荣坤,黄振坤 完全图删六条边所得的图由第二 Immanantal 多项式确定 /z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1 图的多项式刻画问题是图谱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令G是有n个顶点的图,L(G)表示图G的拉普拉斯矩阵,I表示n阶单位矩阵。称d2(xI-L(G))为图G的第二Immanantal多项式。Merris研究了正则图的第二Immanantal多项式刻画问题,但是关于非正则图的第二Immanantal多项式刻画问题的结果还比较少。通过比较完全图删六条边所得的图的生成树数目,以及图G的第二Immanantal多项式的系数,证明了完全图删除六条边所得的图是由第二Immanantal多项式确定的。 2025年09月28 00:00 2025年第5期 502 510 1722616 耿亚帆,吴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