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kb/oa 近20年我国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13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作为教师所具备的与教学评价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理念及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展现出的整合状态,对推进教学评价实践及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分析2004—2024年相关研究,发现学界有关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可分为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引动、核心素养培育对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推动、数智科技发展对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促动3个发展阶段,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内涵、理论框架与结构模型、发展的阶段与路径展开研究。与此同时,发现相关研究存在脱离本土教育语境、测评方式单一与过程性缺失、视角单一与实际需求脱节、忽视地区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欠缺。指出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构建本土化评价理念、运用综合的测评方法、拓展基于需求的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与应用范围,以此深化、系统化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研究。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1 9 1084279 李如密,周昱辰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离职意愿的群体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12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注重如何留住现有思政课教师。基于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横向维度上,离职意愿出现群体分化,男教师的离职意愿明显高于女教师,年龄越小、教龄越短,民办教师思政课教师离职意愿越高;在纵向维度上,青年教师群体的离职意愿较为突出,随着年龄递增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在影响因素上,非教学负荷、职业稳定认同、职业身份认同、组织情感支持、组织发展支持等产生作用,但对于不同离职意愿水平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围绕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依据离职意愿表现,把握重点群体;把握非教学压力,缓解工作负荷;重视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用物、用情、用心,优化组织支持。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10 18 1837172 阙明坤1,蒋晓蝶2 领域法思维推动高校法治教育的革新探析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11 领域法思维是一种新兴的法治教育思维,其核心在于问题导向,并通过开放、跨学科的模式,提供实用而有效的法治教育。然而,这种新兴的法治教育方式在凸显其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法治教育模式产生冲击。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问题导向这一关键要素,在新的法治教育模式中协调领域法思维与传统的部门法思维,使二者相互补充,构建起全新的法治教育理论框架。在实践中,需将领域法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教育,将其与课程思政中的法治内容、专业课程的法律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法治实践有机融合,实现全面而系统的高校法治教育革新。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19 25 1047384 王霁霞1,姚国荐2 乡土文化的课程转化探析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10 课程转化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必然选择。乡土文化课程转化,是学校以课程开发与统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提升学生的乡土文化自觉意识,增进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在乡土文化课程转化的过程中,存在学校课程建设缺少自我文化定位省思、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不足和课程评价育人目标偏离等现实问题。着眼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创新乡土文化表达;倡导“乡愁”嵌入下的课程一体化设计,释放课程潜能;加强乡土文化共同体建设,唤醒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乡土文化教育的制度嵌入,规范课程转化的校域实践,是乡土文化课程转化的行动逻辑。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26 32 1600805 李志超 省域硕士点合理性布局的审思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9 合理布局省域硕士点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力支撑。省域硕士点合理性布局有助于高校凝练学科方向、促进省域研究生教育公平与满足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从“理论—制度—实践”3个维度出发,总结出省域硕士点合理性布局必须要合价值性、合科学性、合标准性,是省域硕士点自适性、内适性与外适性的统一。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33 41 1363597 张小花 在交流互鉴中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8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交流互鉴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路径。从文明交流互鉴来看,教育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挖掘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中国教育学和世界的广泛对话,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认同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学科交流互鉴来看,教育学要始终坚守研究对象;合理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把学科交叉作为教育学研究的创新增长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推进以中国教育学为核心的交叉学科体系建设。从方法交流互鉴来看,教育学要坚守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地位;坚持教育学研究的问题导向,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迈向教育规范研究与教育实证研究深度融合、有机互构的范式新格局;倡导教育学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不同研究流派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42 51 1099428 柯文涛1,2,汪宜萍3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困境与路径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7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指通过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空间,利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系统地阐述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并梳理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现存的问题,即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欠缺、优质资源投入不足、组织管理和协调性不足。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涵盖提升教师应用能力、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提升数字教育理念等对策建议。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52 57 1027202 姜永志1,2,宋佳琪1 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素养的内涵、困境及突围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6 乡土文化素养作为乡村教师的一种特殊素养,具有育人、塑己、厚乡三重维度的价值,是乡村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然而,受城乡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乡村教师的文化离根、乡村教师教育的文化偏向、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脱嵌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素养由此陷入困境。鉴于此,应该基于乡土文化自觉激发乡村教师的乡土意识,基于本土化培养模式夯实乡村教师的乡土知识,基于乡土文化教育提升乡村教师的乡土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能力,以破解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素养的发展困境。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58 65 1059924 倪嘉敏1,王璇1,武媛玲2 教育结构对拔尖人才培养与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基于五个国家的分析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4 教育结构对拔尖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影响。教育结构体现为学校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差异,以及因个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导致的家庭教育行动差异。基于五个国家的分析表明,德国由国家政策主导学校分层分类,主要由国家投入培养拔尖人才,教育公平水平相对较低;芬兰因国家教育经费充足形成学校同质化,培养了多样化人才;日本的私立高校参与拔尖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均质化程度较高;美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依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家庭资源差异产生分层。我国的教育结构特征与德国、日本、美国有相似之处,拔尖人才培养主体与德国、芬兰有相似之处。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西方各国仍然最重视精英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教育公平水平。我国在重视教育公平的同时,亟须完善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通道。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76 85 1346516 陈诚1,包雷 “大思政”视域下陈嘉庚的德育理念及当代价值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3 陈嘉庚的德育理念立足时代需求,明确“德育为先”;在德育内容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内容的载体;在德育实施路径上,倡导将德育融入教育中,将德育与环境资源、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参与。其德育理念蕴含的“大思政”元素,对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具有启迪意义。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86 93 1052368 张丽玉 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历史方位、实践探索及前景展望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2 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历史方位集中体现为教材建设发轫于教育强国的历史逻辑, 根植于发展与创新的实践逻辑,内核于质量与特色的内在逻辑。在教育强国战略指引下,教材建设开始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教材体系不断优化,教材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教材管理健全创新,教材保障日臻完善,正在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向质量和特色的跨越。展望未来,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教材建设正确政治方向,中国智慧赓续教材建设务实发展,法治力量赋能教材建设提质增效,数字技术拓展教材建设新空间。教材建设在教育强国中的重要性将递进式上升,成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柱。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94 100 1052739 朱华,周鲁予 高校商务英语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与启示——以集美大学为例 /jk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50101 为呼应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外语学科转型,以集美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为研究对象,开展商务英语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研究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数字商务能力和部分数字传播能力低于用人单位需求,数字服务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高于用人单位需求。在此基础上为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提出建议:以外语学科转型为契机,培养商务英语语言服务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以数智化教育为依托,赋能教学模式改革。 2025年03月07 00:00 2025年01期 101 109 2173926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