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 /tyb/oa 中国特色体育法学话语的基本特征与体系形成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12 中国特色体育法学话语作为体育法学的话语,以体育法学理论为表达内容,以体育法学学科范围为边界,以中国特色作为话语立场,在逐步体系化的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征。但是,囿于话语体系尚在形成中,我国在争取体育法学学术话语权方面仍存在一定困境,学术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互动也不够全面。为此,我国应通过打造原创性、标识性体育法学话语,并逐步将其逻辑化、系统化,循序渐进地使中国特色体育法学话语“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最终形成中国特色体育法学话语体系。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1 8 941960 李智1,王俊晖2,赵宇祺3 反兴奋剂处罚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和未来发展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1011 反兴奋剂处罚委员会是我国结合国内反兴奋剂工作实际和国际反兴奋剂规则要求设立的一项制度创新。在《体育法》修改后新的立法背景下,反兴奋剂处罚委员会的存废和发展路径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借鉴国际上有效的制度经验,提出反兴奋剂处罚委员会应将其职能定位于做出指控决定,为反兴奋剂中心收回处罚权奠定基础,同时减少中心的法律风险。为实现上述职能,应将处罚建议和审核权完全转交处罚委员会;明确处罚委员会中心内设独立委员会的性质;提升处罚委员会的专业性;健全完善处罚委员会工作机制;赋予中心就处罚委员会决定提出听证的权利;安排负责应对法律挑战的机构和人员。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9 16 948528 宋彬龄,彭湘雅 我国体育仲裁期限制度的问题及完善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10 完善期限规则是保障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CCAS)高效履行仲裁职责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我国体育仲裁公信力的核心程序支撑。当前《体育仲裁规则》虽已初步构建期限制度框架,但仍存在三大缺陷:21天期限法律性质不清、仲裁申请期限起算点不明、不同程序类型期限规则未区分等。针对CCAS在期限规则方面所面临的制度困境与实践难题,可借鉴国际体育仲裁院(CAS)成熟的期限制度经验,通过厘定21天期限的上诉期限性质、明确仲裁申请期限的起算、完善其他期限制度内容等方面入手,以此强化规则的明确性与可操作性的平衡,为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土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17 26 992970 乔一涓,刘静远 法律家长主义视角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修订研究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9 针对青少年体育健康权益保障不足与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失衡问题,基于法律家长主义理论框架,运用文献分析与国际比较方法,系统剖析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保障青少年体育权益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研究表明,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存在课程标准缺失、责任配置失衡、资源配置断层及风险防控缺位等问题。研究提出,明确修订方向是前提,优化生师权益是重点,建立多方责任共担是抓手,强化监督与评估是关键。研究结论认为,修订后的制度框架将更全面保障青少年健康权益,提升学校体育治理能力,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可行的制度范式,最终实现国家干预与个体发展权的有效平衡。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27 33 923712 汤攀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路径探索——以“体育管理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践为例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8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国家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文献资料法,深入探讨体育管理学研究生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在“何以为”的逻辑分析中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结构困境”、“知识重构”以及“多元效益”,共同构成了体育管理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的现实、理论与实践逻辑。在“何以能”的路径探索中,提出从“精准教学”到“多元融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设计;从“以学为本”到“锚定实践”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目标;从“单一教学”到“协同育人”的师资建设;从“传统学习”到“数智赋能”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应用场景;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实践参考与路径支持。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34 43 1549981 刘欣然,林雯慧 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逻辑基点、现实堵点与方向重点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7 推动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关键载体与路径支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基点与现实堵点,并提出方向重点。研究认为,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基点在于:切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社会矛盾转化的发展方位、遵循供需动态平衡的发展规律、服务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研究发现,京津冀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创新促进体系不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不充分等现实堵点。据此,提出如下方向重点: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增强价值引领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务实服务支撑力;完善创新促进体系,强化发展内驱力;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共建向心力。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44 54 2598133 廖粤生1,冯晓露2,白莉莉3,王先亮1 社会资本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促进乡村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6 乡村体育赛事是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驱动因素,揭示其内在逻辑并提出可行路径,对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及实现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运用逻辑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台盘“村BA”为例,探讨乡村体育赛事促进乡村治理的运行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乡村体育赛事有助于加强社会网络联系、奠定信任基础、推动规范传递,从而为乡村自治、德治和法治分别提供行动载体、行动基础与行动半径。然而,当前面临结构型社会资本不完善削弱自治效能、关系型社会资本不牢固影响德治根基、认知型社会资本不协调限制法治半径等现实困境,制约了乡村体育赛事促进乡村治理的可持续性。据此,应通过健全结构型社会资本以推动乡村自治、巩固关系型社会资本以强化乡村德治、调适认知型社会资本以促进乡村法治,从而更充分发挥乡村体育赛事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55 61 934845 李敏,钟建伟 生的哲思:“贵生”视域下五禽戏的身心同修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命探索为研究切入点,选取五禽戏为研究对象,从“贵身”“贵心”和“贵生”三个维度阐述五禽戏身心同修所蕴含的生命哲思。研究认为,五禽戏运用仿生原理,通过模仿五禽的动作以引挽身形,并模仿其神韵以修炼自我之神,在形神兼修过程中建立身体认知系统;在修身实践中体悟五禽的心境与气机,修养心性、调适气息,从而实现心灵升华;在身心同修中思考生命意义,领悟生命奥秘,参透对自身生命的珍视、对万物生命的仁爱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五禽戏实现了身心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维的形成,并深化了对自我身体、生命以及自然界万物生命的省思。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62 69 949290 张君贤,张锦臻,侯明英 多种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4 研究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评估多种运动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康复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助力PD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系统检索多个数据库后,共纳入14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60岁及以上的PD患者,干预方式包括平衡训练、抗阻训练、舞蹈训练、跑步机训练及水疗等,干预时长介于4周至24个月之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可显著降低跌倒发生频率、改善跌倒相关风险评估得分,并提升步态稳定性。具体而言,平衡训练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改善姿势控制与下肢肌力;舞蹈训练在提高步态协调性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效果显著;结合音乐或听觉提示的跑步机训练可增强步态控制能力;水疗则在改善平衡功能方面具有明显效益。组合干预在多项身体功能指标上表现出更全面的改善。综上,建议在PD患者康复中优先采用组合式运动干预,以综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独立能力。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采用更统一的干预方案,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及长期效益。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70 80 1469820 王向东,徐志翼,林余 主动健康导向下运动促进健康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方略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3 主动健康导向下的运动促进健康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体系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厘清了主动健康导向下运动促进健康的内涵,并探究其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健康中国政策引领、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增长、科技创新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共同构成了运动促进健康的动力机制;当前面临公众主动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模式单一、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与资源支撑不足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以下实践方略:加强主动健康理念普及,建设健康促进资源平台;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实施监督与效果评估;加大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81 85 1520084 杨波 英格兰足球青训球员人力资本积累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2 英超联赛被视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足球赛事之一,其成功与完善的足球青训体系密切相关。在我国职业足球发展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借鉴英格兰青少年球员培养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青训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结合职业足球运动员高风险、高投入、培养周期长及从业年限短等特点,研究提出青训球员的培养实质是对其教育、技术与知识、健康以及迁移与流动等多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人力资本视角对英格兰与我国青训球员的人力资本积累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得出以下启示:(1)重视学校与家庭教育,妥善处理学训矛盾;(2)科学安排训练与比赛,持续提升技能水平;(3)关注球员身心健康,有效延长运动生涯;(4)优化青训选拔体系,完善球员转会机制。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86 95 1168043 郑志强,王浩 中小学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问题归因与提升策略 /tyb/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501 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学校体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访谈法,系统梳理当前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数字体育意识、数字体育技能、数字体育道德及数字体育协同等维度仍存在明显不足。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技术资源保障存在欠缺与配置不均衡;多元组织主体的理念滞后与能力不足;相关政策与制度体系不完善。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技术资源支持;提升各相关组织主体对数字素养的认知与实践能力;构建系统完善的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制度体系。 2025年10月31 00:00 2025年5期 96 102 1066225 刘特,董国永,杨宏昌,崔耀民